质量管理体系有哪些 建立质量保障体系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韩民
与以往的五年规划相比较,教育“十二五”规划不仅把提高教育质量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而且对加强教育质量保障有了更加清晰的思路,提出了建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明确目标、主要任务和具体举措。
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确保教育质量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和体制机制的总和,包括教育质量标准体系、条件保障体系、教学管理体系和评价监测体系等各个环节。教育“十二五”规划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建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举措。
一是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建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一个基本前提是全面地理解教育质量的深刻内涵,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十二五”规划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出发,对科学的教育质量观的内涵给予了清晰的表述。首先强调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质量观,就是说提高教育质量不仅要关注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而且要使质量提升惠及全体学生,为全体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其次强调素质教育,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再其次强调能力为本的教育质量观。把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显著增强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目标,反映出对教育质量认识上的重大转变。
二是建立国家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了建立国家教育标准体系、研究制定适应各级各类教育特点和规律、体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要求、可衡量、有针对性的教育质量标准的任务,这反映了我国在教育质量保障思路上的新进展,是教育“十二五”规划一个重大亮点。制定国家教育质量标准体系,明确各级各类教育对质量的基本要求,是建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环节,也是实施教育质量管理和监测评估的基本前提,是提高教育质量的“纲”。按照规划要求在“十二五”期间完成各级各类教育国家标准的制定,必将对我国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起到“纲举目张”的促进作用。
三是建立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教育质量评价与监测是教育质量保障的重要环节,是推进国家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得以有效实施的有力手段。教育质量评价与监测的有效实施需要以科学的方法、专业化的机构和队伍作为支撑。“十二五”规划从评价指标、评价方式、信息库建设、民主参与、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建立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系统思路和明确任务。
四是强化教育质量制度与投入保障。制度建设是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质量的有效保障,有赖于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各种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的建立。关于加强教育质量保障制度建设,教育“十二五”规划提出了以下的重点任务。一是要建立健全专业认证机制,成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专业认证机构,加强高等教育评估认证领域的国际交流,推动工程教育、医学教育等领域按照国际惯例开展专业认证工作。二是要借鉴国际质量管理认证的经验,鼓励职业院校和高等学校参加国际质量管理认证。三是要推进教育质量信息公开,建立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加强对教育质量的社会监督。
教育投入、教育资源配置是决定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在以往的教育资源配置当中,政府决策者和学校管理者常常是重视规模扩张,轻视质量保障,注重硬件建设iso9001体系认证机构,忽视软件建设,对教学环节的精力和财力投入较少。鉴于此,“十二五”规划要求各级政府和学校以提高质量、强化教学环节为核心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大对提高教育质量的投入,切实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的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上来,把重大教育工程项目的实施与提高教育质量这一核心任务紧密结合起来。
(作者系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